产品列表 / products
记得小时候,每当傍晚时分,村里就笼罩在农家柴火做饭的袅袅炊烟里。而到了黑夜,条件好点的家里点着电石灯,条件不好的靠点煤油灯来照明。
儿时记忆——过年才能点电灯
听父亲说,1981年乡政府通电,有个别村庄达了“顺车”也通了电,我的村庄就是受益之一。但是只有过年才能享受电的光明,过了正月初五,就又回到“黑暗时代”了,元宵节就换成了牛皮纸灯笼。仅有的五天照明往往需要支出30元的电费。爸妈常说,只要骑三轮摩托车的电工给挂上三个“羊腿棒子”(高压跌落保险),大年夜就有电了。送电时,村里的“黑心”包电人挨家串户数灯泡、数瓦数收电费,穷苦的农民为了亮亮堂堂的过年,大多数是要多少给多少,如有细问电费怎么摊派的,你就肯定没电用了。我们一群不懂事的孩子也不问这些与我们无关的事情,只是翘首以盼着过年点电灯。
1998年农网改造——黑夜有电了
1997年我有幸考上了中专,就在父亲送我去省城的时候,村里进驻了一批“三粗五大”的人,听说是开始农网改造。第二年暑假回到村子时,为显眼的变化就是木头杆换成了水泥杆,电线也粗了,电杆上也有了电能表。村里管电的人说:“以后电费按电表走字来算”。看来,五天照明支出30元电费的时代结束了。但是,白天是不送电的,晚上大多在天黑之时来电,但夜间十一点是要准时停电的。即便如此,人们对农网改造还是赞不绝口——起码婚丧嫁娶不要“黑灯瞎火”了,再说,劳累一天的农民们十一点之前就都睡觉了,有电也没用。
2000年的记忆——村里有了两台电视机
我在外读书四年,村事知之甚少。大致是2000年的时候,村里人说通了“常明电”。但是供电还是很不稳定,偶尔在打雷下雨、刮风下雪时仍然有电是非常稀罕的事情。此时村里大的变化就是,80多户的村庄仅有两户富裕人家花了四五百块钱买了14英寸黑白电视机。因为我学了机电专业,对电稍有认识,所以印象深刻的就是电视机旁边有个四方形的铁盒子----稳压器,因为那时候电压时高时低不稳定,买了电视,这个东西是必*。
两改一同价——掀起了购买电器的热潮
农村电网结构、电力服务和供电可靠性的明显变化,是在2003年之后。当你走进农村,才能切实感受到农村生活的深刻变化,农网改造和电费同价,让农民们掀起了购买电器的热潮。2005年春节回家过年,给村头的陈伯伯修理电器时,陈伯伯高兴地告诉我:“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,家里就剩下两个老人了。要是过去,不种田不但没吃的,更是没烧的。这几年不种田了,平常取暖煮饭什么的都靠电,电费还不贵。现在电视机、影碟机、电饭煲这些电器,村里人都有了。”
从县电力部门了解到的详细数据也可说明问题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县域建成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项目8个,变电容量增加171360千伏安,是“十五”末的1.4倍,35千伏线路增加48千米,是“十五”末的1.1倍,农村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从46小时下降到11小时,解决了1244户无电户用电问题,实现了县域内“户户通电”。
农网升级改造——村里办起了企业
今年国庆节回到老家,让我深刻感受到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动了山乡巨变。车子刚进村,一排外表红蓝相间的彩钢瓦新房静静坐落在村口,使得原本清一色的石窑洞村庄分外亮丽起来。在这面积约1000平米的厂房里面,四名工人各自忙着手中的活儿。有的在配制饲料,有的铡草磨面,有的将羊肉分类装箱……这是村里儿时的小伙伴贾贵在返乡创办的肉羊养殖厂。据他说,养殖厂选定地址后,仅用了4天时间,310米三相四线电源就架设到了养殖场施工处,变压器增容至50千伏安。对当今的电力建设,他感到满意,又感到意外。满意的是,现在的电力服务已*不是从前的“电老虎”。意外的是,电力免费为其架线,鼓励扩大生产。他好奇地问我:“记得小时候想看电视机,总要配个稳压器,现在我的冷库空调机、草料粉碎机、饲料搅拌机等用电至少也有20多千瓦,但也用的很好呀,这是为什么?”看来,农网升级改造后的电能质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,有电力撑腰,农民致富已经不再是梦。
我在试想,电力将会使农民的生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,总有一天,在一度寂静的山村,村子上空延续了几百年的柴火炊烟将会渐渐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清洁的电力能源,一根根银色的电线,穿越田野和村庄。一座座崭新的铁塔,耸立在山川和河谷,强劲的电流送进了万千农家。